據(jù)黃山在線報道, 自2001年重新啟動以來,截至2018年8月末,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已達250多萬人份,共為臨床提供造血干細胞7600余例。這其中,就有我市徽州區(qū)巖寺鎮(zhèn)的一名居民,她曾是一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9年前曾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在今年9月15日第四個世界骨髓捐獻日來臨之際,記者與這名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親歷者和過來人取得聯(lián)系……
死亡線上的變軌
10年前,汪壬曙在浙江杭州一所幼兒園工作,她的丈夫也在當?shù)匾患夜旧习?,一家人的生活平淡而幸?!?/p>
2008年9月7日,第24個教師節(jié)即將到來,幼兒園教職人員晚餐聚會?;丶衣飞?,汪壬曙又吐又拉,懷疑吃了變質的飯菜引起食物中毒。次日上午,幼兒園負責人得知情況后,一打聽,其他教職人員沒有出現(xiàn)類似癥狀,基本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該負責人很關心,讓汪壬曙去社區(qū)醫(yī)院檢查,還給她放了一天假。
進入社區(qū)醫(yī)院,一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高達50萬個單位,遠遠高于成人正常值。醫(yī)生問,最近有沒有發(fā)過燒,身上有沒有起疹子?汪壬曙懵住了,不就是鬧肚子嗎?但是,醫(yī)生很慎重,建議去大醫(yī)院再做個檢查。就這樣,她又來到浙江省中醫(yī)院。這里的醫(yī)生一檢查,說:“馬上住院,必須要住院。”
住進浙江省中醫(yī)院,又轉到上海瑞金醫(yī)院,經(jīng)專家會診,汪壬曙罹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資料顯示,這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它的特點是產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這些白細胞在骨髓內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夠通過血液在全身擴散,導致病人出現(xiàn)貧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潤等。
診斷很明確,治療也很明確:一個方案是服用格列衛(wèi),另一個方案是造血干細胞移植。經(jīng)多方打聽,反復權衡,汪壬曙回到浙江省中醫(yī)院,決定暫時采用前一個治療方案。
“當時,格列衛(wèi)不進醫(yī)保,病人要用全自費。一盒藥賣23500塊錢,只有90粒,吃1個月。一天吃3粒,差不多就是800塊錢。”汪壬曙說,“吃這藥比吃黃金還貴。而且,這種藥治標不治本,只能維持病情。”但是,一家人咬牙堅持。連續(xù)服藥4個月后,病情得到控制,她開始考慮第二個治療方案。
尋找“生命種子”
此前,上海的醫(yī)學專家告訴她,造血干細胞移植風險大,單次費用高,成活率也高。相關報道顯示,造血干細胞移植供體的條件首先要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合。同胞兄弟姐妹間完全相合的可能性為25%,半相合為50%,25%可能完全不相合。而在非血緣關系的人群中,HLA配型相合幾率僅為十萬分之一。
“我的姐姐和弟弟聽說后,都來杭州做檢查。巧的是,他們兩個人是相合的,但都和我不配。”汪壬曙說。找不到有血緣關系的供體,她不得不轉而求助中華骨髓庫,通過醫(yī)生向中華骨髓庫提出檢索申請,尋找沒有血緣關系的供體。萬幸的是,“一配就配到了”,有4名志愿者與汪壬曙HLA相合。“命運給我關上一扇門,又為我打開一扇窗。”她感慨萬千。
按國際慣例,鑒于很多醫(yī)學、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原因,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和患者一般不直接接觸,即實行所謂的“雙盲法”。但是,汪壬曙還是從側面打聽到了志愿者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采集醫(yī)院和時間。“在浙醫(yī)一附院。捐的那天,我讓我弟弟去看。這種事都要宣傳的,病房里肯定掛了橫幅。”聽說給自己捐造干的是杭州師范大學的一名學生,汪壬曙心想,大學生捐的造血干細胞再生能力肯定比一般人的好。
進無菌室,注射藥物,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汪壬曙意識到口水流到嘴角邊,但卻連拿張紙巾擦的勁都沒有。一般情況下,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前,患者需用大劑量藥物盡可能殺死體內的惡性細胞,抑制甚至摧毀體內原有的免疫功能。“就只讓你有一口氣吊著。”護士的這句話,汪壬曙體會真切。
愛心點燃的新生
2009年4月30日,對汪壬曙來說,是一個新生的日子。她回憶說,造血干細胞輸入大約15分鐘后,自己的腳就能不由自主地抬起來了。“感覺生命真的獲得了重生。當時我就想,這一關我能闖過去了。”當天,志愿者捐獻的142毫升造血干細胞,全部輸注入她的體內。
一般來說,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最初階段,病人的免疫力極度低下,容易發(fā)生嚴重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需要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她在無菌室里持續(xù)待了33天,直到移植入體內的造血干細胞造血功能正常,白細胞回升到1500個單位,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基本重建,才走出無菌室。
期間,一根榨菜絲讓汪壬曙記憶深刻。“是真空包裝的兒童榨菜,我跟護士討價還價,總算討到了一根,但是她們只切了半根給我,比頭發(fā)絲粗不了多少。還蒸了蒸,又用微波爐打了8分鐘。”那段時間,汪壬曙成天掛鹽水,吃的只有藕粉、米粉和幾種水果。“榨菜進嘴的那一刻,我覺得這輩子都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吃。”
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后,汪壬曙嚴格按照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但是,難免有些排斥反應。“好比干眼癥,視物模糊。這些我都能克服,眼睛看不了電視,我可以聽電視。”與其他病人相比,汪壬曙自認是幸運中的幸運。因為,有很多家里有錢的病人因為配不到合適的型而走向死亡,有很多配型成功的病人卻因家中沒錢而不得不放棄治療,也有一些病人在移植手術后因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而死亡。
續(xù)寫幸福的“活廣告”
“還好,我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出現(xiàn)肺部感染和腸道感染。”能夠存活至今,汪壬曙首先要感謝的,自然是那位未見面、不知名的大學生志愿者。“(志愿者)捐的那點造血干細胞,不僅挽救了我的一條生命,還挽救了3個不同的家庭:我娘家,我夫家,還有我自己這個家。”
對家人的支持和付出,汪壬曙也是感恩不盡。“為了讓我早點做移植手術,家里的親戚大部分都來了,三萬、五萬、十萬的,都拿出來支持我看病。他們跟我說,你健康地活著就是給我們最大的回報。”她的丈夫,為了更好地照料妻子,也跟著回到妻子的老家,放棄大城市的高工資,甘心在小城鎮(zhèn)謀一份差事。
遵照醫(yī)囑,汪壬曙堅持定期去浙江省中醫(yī)院復查。專家周三看專家門診,因此特地叮囑她,要去就周三去。在專家門診,在血液病病人面前,作為一名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的親歷者和過來人,她說一句話,有時比專家說十句話都管用。“我就是活廣告。”
如今,在徽州區(qū)每月固定的街頭采血現(xiàn)場,在當?shù)丶t十字會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中,汪壬曙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都會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作為一名紅十字志愿者,她積極宣傳普及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科學知識,鼓勵更多適齡健康公民加入中華骨髓庫,加入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隊伍,為更多血液病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