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限時促銷確實引起了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軒然大波。 湖北率先打響汽車補貼第一槍后,不少消費者注意到,各地車企也紛紛推出優(yōu)惠活動。 近期大規(guī)模的“降價”活動,讓消費者有一種車市價格“崩盤”,汽車將全線降價的感覺。
雖然現(xiàn)在車企降價活動如火如荼,但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降價的原因不同,而新能源汽車是這波降價浪潮的始作俑者。
要知道,早在年初,在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場的“帶頭”下,不少車企就紛紛跟進降價。 其中,以文杰、小鵬、廣汽豐田為代表的企業(yè)迅速降低產品價格,而以沃爾沃、廣汽宜安、五菱等為代表的車企則通過交付激勵、保險補貼等方式降低用戶購車成本。
特斯拉不僅迫使國內新能源車企降價,也動搖了傳統(tǒng)車企的銷售模式。
眾所周知,傳統(tǒng)車企的銷售模式是廠家制定指導價,經銷商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指導價(有折扣、有漲價)。 事實上,在大幅降價方面,傳統(tǒng)車企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但指導價與終端價之間存在信息差距。 信息不透明導致老車主認知不佳。
此次湖北政企限時補貼,徹底將終端優(yōu)惠擺上了臺面。 各大汽車品牌紛紛跟進,以宣傳的形式向公眾展示“最高折扣”、“最高補貼”等。 對于沒有關注汽車市場的消費者來說,這似乎確實很劃算,但事實上,即使沒有限時補貼,終端上仍然有類似的價格折扣。 現(xiàn)在的汽車市場,價格有點“電商”了。
當然燃油車降價,與去年原材料上漲、芯片短缺等問題相比,今年的生產環(huán)境有所緩解。 隨著汽車芯片、動力電池等供應鏈全面恢復運轉,市場供需關系發(fā)生變化。 這或許意味著原材料不再緊張,未來新能源車企必然會出現(xiàn)降價!
尤其是動力電池方面,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市場月均價格分別下跌9%、8%,其中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最低跌至30萬元/噸。
近期,寧德時代還積極向車企實施“鋰礦返利”計劃。 其核心條款是:未來三年,部分動力電池碳酸鋰價格將結算在20萬/噸,但80%左右的電池采購量將承諾給寧德時代,并需要一定的鎖定費。 這也意味著燃油車降價,未來動力電池的單價可能會繼續(xù)下降,動力電池廠商需要通過補貨來鎖定利潤。
新能源汽車的降價也進一步壓縮了燃油汽車的生存空間。 新能源汽車降價后,同價位燃油車幾乎沒有優(yōu)勢,銷量將進一步壓縮。
同時,受疫情和春節(jié)影響,燃油車本身庫存前期就已經處于較高水平。 據(jù)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統(tǒng)計,1月份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shù)為60.8%、58.1%,均位于50%榮枯線之上。 此外,被譽為“全球最嚴排放標準”的國家VIB政策將于今年下半年實施,點燃燃油車大規(guī)模去庫存的最后導火索。
國內汽車市場已進入下半場,突圍的博弈愈加激烈。 許多品牌認為市場份額比短期利潤更重要。 畢竟,如果他們不能站穩(wěn)腳跟,他們就會被淘汰。 這是一場生死之戰(zhàn)。 只有經過這樣充分甚至殘酷的競爭,國內汽車市場才會完成“洗牌”,實現(xiàn)優(yōu)勝劣汰。 你怎么看呢? 歡迎關注《汽車無國界》,并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