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唱衰大眾的聲音不絕于耳上汽大眾,說是唱衰大眾,其實主要是上汽大眾。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上汽大眾全年交付200萬輛新車,2020年只交出了150萬輛的答卷,2021年更是只有可憐的124萬輛,上汽大眾近3年同比銷量下滑3.07%、24.79%、17.5%。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大眾信仰,如今正在被大家所不恥。
進賬舊賬一起算,“減配門”是上汽大眾禍根?
從行業(yè)標桿,到大家口誅筆伐的重點對象,上汽大眾身份的蛻變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簡單回顧一下上汽大眾的往事,初代EA888燒機油缺陷為整個事件埋下伏筆,但直到2019年的帕薩特VS中保研事件,才真正揭穿上汽大眾減配的“皇帝新裝”,不僅帕薩特,途觀L同樣折戟其中,不少網(wǎng)友預(yù)測,倘若上汽大眾來個全家桶式的碰撞測試,那又會是多么壯烈的場景呢?還沒多久,上汽大眾銷量擔當一聲不吭地減配掉中控大屏,4S店和廠商卻并不給消費者個說法。
新仇加舊恨,上汽大眾成為了大家鄙夷的對象。上汽大眾口口相傳的皮實、耐造只是廠商給出的假象,而且新生代上汽大眾車主并沒有在品牌信仰中得到實惠,反而是各種小毛病頻發(fā),讓上汽大眾跌下神壇。
電氣化失策,上汽大眾復燃無望?
面對能源局勢的大變革,大眾開啟了聲勢浩大的電氣化進程上汽大眾,上汽大眾同樣極力推進新能源車型。然而,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銷量并不及預(yù)期,2021年,ID.6X全年交付8387輛車,ID.4X也不過交付2.3萬輛,ID.3銷量同樣難登大雅,全力進軍新能源市場的上汽大眾,最終卻落得如此這般,上汽大眾也基本喪失了東山再起的希望。
降低成本賺取利潤在合資品牌中并非個案,但上汽大眾卻在物欲橫流的時代沒有把握好尺度,一再無底線的降低成本,最終落下了“減配”的病根。面對日系車的強勢以及自主品牌的崛起,上汽大眾環(huán)顧四周,卻再也沒有了豪橫的底氣。論設(shè)計,上汽大眾全面落后國產(chǎn)新秀,論口碑,上汽大眾明星車型受困“減配門”,不能自拔,論服務(wù),新勢力更是把上汽大眾按在地上摩擦,論技術(shù),MQB平臺還能有多少優(yōu)勢呢?
寫在最后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深耕國內(nèi)市場多內(nèi)的上汽大眾應(yīng)該明白這個道理。但頻頻簡配葬送了上汽大眾的美好前程,眼下混動汽車市場一片火爆,智能化引領(lǐng)的電氣時代即將來臨,上汽大眾卻只能悔不當初了。話說回來,你會再給上汽大眾一次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