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記者李碩黃心旭每一位編輯孫磊
淡季不短,是7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關鍵詞。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倍至59.3萬輛,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市場24.5 % 的份額。1-7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319.4萬輛,同比增長1.2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2.1 %。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副總工程師徐海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解釋說,雖然近兩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增長約1. 同比增長2倍,這個高增長部分來自車企預購的釋放。“通過協(xié)會從國內車企了解到的情況,預計未來幾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可能會適度回落,希望新能源汽車能夠恢復到正??焖侔l(fā)展的水平。 " 徐海東說。
資本市場方面,海外新能源概念股一改今年上半年的低迷,7月份開始反彈。特斯拉(TSLA,股價 88 美元9.36 美元,市值 9289 億美元),福特汽車(F,股價 1 美元5.32 美元,市值 61 美元5.9 億美元),(RIVN,股票價格 32.$21, 295.$100,000,000) 市值增長 33.46%, 31.97% 和 33.30%。國內市場出現回調,部分車企一度承壓。其中,比亞迪(股價309.50元,市值9010億元)、寧德時代(股價524.00元,市值1.28萬億元)市值下跌7 月份環(huán)比分別為 3.94% 和 4.76%。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業(yè)內預測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高景氣度仍將持續(xù)。中國乘用車協(xié)會將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銷量預測上調至650萬輛。
哪吒、雷袍銷量超越“魏小莉”
新能源細分品類再次成為7月份車市的“亮色”。乘聯(lián)會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48.6萬輛,同比增長117.3%,環(huán)比增長3% - 環(huán)比下降 8.5%;1~7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273.3萬輛,同比增長121.5%。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以換代購買為主,這些客戶的收入并沒有受到疫情的太大影響,刺激了很多家庭的二代車用戶需求,即使沒有必要。購買第二輛車,由于電動汽車產能過剩,使用成本低以及城市短途出行靈活方便的優(yōu)勢,加上關注或購買新車的用戶數量增加能源汽車,有效激發(fā)了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26.4%,與滲透率16.6%相比,提升9.8去年同期。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45.9%,豪華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15.8%,主流聯(lián)合滲透率創(chuàng)業(yè)品牌新能源汽車只有5.2%。
品牌方面,比亞迪7月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繼續(xù)“一站式”,以16.22萬輛遠超所有競爭對手;上汽通用五菱以5.@ >93萬輛獲得第二名;吉利本月突破重圍2022汽車銷售量排行榜,3.20萬輛的銷售業(yè)績幫助其登上銷量榜第三位;特斯拉、廣汽愛安、奇瑞、長安、上汽乘用車、上汽大眾、哪吒、一汽大眾、零跑、小鵬、長城、理想、蔚來的月銷量也均突破1萬輛,分別位列第4至第16位。
7月份汽車制造新動力企業(yè)表現良好,5家企業(yè)銷量過萬輛。尤其是此前處于“第二陣營”的哪吒和零跑,已經超越了“蔚小利”(蔚來、小毛鵬、理想)。合資品牌中,“南北大眾”(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發(fā)力,新能源汽車批發(fā)銷量增長100.7%至2.77萬輛,占新主流合資品牌的絕大部分。占能源汽車總銷量的62%,而其他合資和豪華品牌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中汽協(xié)預計,在中央一攬子穩(wěn)經濟政策的持續(xù)推動下,8月份汽車市場將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增長,尤其是隨著9月份車市傳統(tǒng)黃金消費旺季的到來, 、部委相關政策、地方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乘用車產銷將呈現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也將保持良好表現2022汽車銷售量排行榜,為全年平穩(wěn)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7月份我國汽車出口創(chuàng)歷史新高
隨著海外需求回暖,我國7月份汽車出口也創(chuàng)歷史新高。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汽車企業(yè)共出口新車29萬輛,同比增長67%,環(huán)比增長16.5%,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5.4萬輛,同比增長37.6%,環(huán)比增長89.9%,占比1 8.占出口總額的 62%。
“中國新能源汽車主要出口西歐和東南亞市場。今年,比利時、斯洛文尼亞和英國成為出口亮點,對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的出口也恢復得很好。雖然仍然受疫情影響,海外多國經濟正在復蘇,重啟復蘇后,相關制造業(yè)需求開始穩(wěn)步回升,礦產資源價格從高位回落,從我國出口表現可以看出到智利和南美洲其他國家。” 崔東樹說道。
從車企看,7月份特斯拉和上汽乘用車出口超過1萬輛,出口量分別為1.98萬輛和1.34萬輛,其他車型超過1000輛。企業(yè)為東風易捷(6103輛)、比亞迪(4026輛)、哪吒汽車(1382輛)、吉利汽車(1261輛)。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7月份出口占總銷量的比例為70.01%。有分析認為,特斯拉的內銷和出口呈現出“季末保國內、平時供海外”的特點,即每季度上半年生產的新車主要用于出口,下半年將更多投放在中國。市場。7 月份是第三季度上半月,因此特斯拉 7 月份產量的 70% 供應給了海外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陳世華預測,今年中國汽車企業(yè)預計出口超過240萬輛,符合年初預期,并有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與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相同,呈現“環(huán)比增加、環(huán)比減少”的態(tài)勢,以及7月份的動力電池裝機量。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公布的數據,7月份,我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24.2GWh,同比增加114. 2%,環(huán)比下降 10.5%。
其中,三元鋰電池裝車量9.8GWh,同比增長80.4%,環(huán)比下降15%,占比4< @0.總加載量的7%;磷酸鐵鋰電池裝機14.3GWh進一步拉大與三元鋰電池裝機的差距,同比增長147.2%,環(huán)比增長2%月下降7%,占總裝機容量3%的59.。
就動力電池供應商而言,7月份,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三的企業(yè)依然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和中創(chuàng)航空。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方面,比亞迪富迪電池以6.01GWh的裝機量躍居第一,市場份額為41. 9%;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位居第二,月裝載量5.36GWh,市場占有率37.37%。
有人認為,比亞迪的電池首先供應給自有品牌車型,而且由于近期銷量激增,車載需求也明顯增加。數據顯示,僅7月份,比亞迪銷量就達到16.25萬輛,同比增長183.1%。訂單激增直接帶動了比亞迪的電池產能。不僅如此,比亞迪還在不斷擴大對車企的電池供應。根據此前消息,比亞迪將于明年二季度向特斯拉供應“刀片電池”,目前搭載“刀片電池”的特斯拉車型已進入C樣測試階段。但比亞迪并未就此事回復記者。
平安證券研報分析,7月是汽車銷售淡季,本月動力電池產量和整車裝車走勢不同,呈現明顯的“增產減產”趨勢。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出現較大增長,占動力電池總產量的比重提升10個百分點至65%??紤]到市場對后市終端普遍看好,鋰等部分后續(xù)主材價格看漲,對其后續(xù)供應擔憂,存在部分廠商留倉跟進的可能.
歐美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相反
7月,歐美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勢相反。
公開資料顯示,7月份,德國、法國、挪威、英國、瑞典、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分別為5.25萬輛、2.00萬輛、 2.000,000 個單位。0.600,000, 1.880,000, 0.890,000, 0.880,000, 0.570,000 and 0.260,000 總銷量約12.@ >34萬輛,同比下降5.5%,環(huán)比下降29.1%。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歐洲乘用車市場整體較為低迷,各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當月八個歐洲國家的平均滲透率下降了 1.7 個百分點。興業(yè)證券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7月份特斯拉工廠停工數周升級設備導致供應不足,以及上個月季末沖動導致6月份基數偏高。預計8月份會有明顯改善。
華寶證券研報認為,在歐洲車市整體低迷的背景下,本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滲透率受到補貼下滑和特斯拉工廠停產升級的影響。隨著地緣政治沖突和疫情緩和,產業(yè)鏈和物流逐漸恢復,特斯拉產能升級訂單恢復,具有能源替代效應的新能源汽車在歐洲銷量有望回升,共維持2.3全年歐洲新能源汽車百萬輛。銷售預期。
美國市場方面,根據公布的數據,7月份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6萬輛,同比增長47%,環(huán)比下降4%。滲透率環(huán)比下降 0.4 個百分點至 0.@7.5%。其中,特斯拉7月在美國市場銷量約為4.3萬輛,同比增長63.4%。其他品牌如福特(8243 輛)、(1588 輛)與特斯拉在性能上存在較大差距。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中歐市場逐漸轉向需求驅動。美國市場前期受負面政策影響,產品矩陣不完善,滲透率遠低于中歐市場??紤]到美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態(tài)度和新電動皮卡的推出,看好美國市場的后期發(fā)展?jié)摿?,加之中國和歐洲市場需求穩(wěn)定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達到2189萬輛,對應2022-2025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0.99%。
多家車企股價走勢回調
資本市場方面,7月份,國內主機廠未能延續(xù)6月份的強勢表現,多家車企出現回調。比亞迪市值較6月減少383.23億元;長城汽車市值(股價33.43元,市值3062億元)下跌260.3億元。
H 股市場也面臨壓力。吉利汽車(股價15.44港元,市值1553億港元)市值1.94.49億;理想汽車制造商(11日股價3.30港元,市值2362億港元)市值減少4.63.49億元。
“普遍上漲”已成為7月份海外新能源概念股的一個特點。此前,受疫情、俄烏沖突、供應鏈不穩(wěn)定等影響,今年上半年國際車企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但下半年,海外新能源概念股整體反彈。7月,特斯拉市值漲幅最大,增加2334.5億美元; (PSNY,股價8.$35,市值176.6月底在美國上市1億美元)7月市??值小幅上漲5.9億美元。
有分析師表示,投資者認為美聯(lián)儲加息周期最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未來加息路線基本看清,因此樂觀情緒重燃,以特斯拉為首的美股反彈,國際主要汽車品牌大幅上漲.
7月,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呈現“冰與火”的局面。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市值縮水約619.91億元;贛鋒鋰業(yè)(股價89.91元,市值1813億元)下跌344.78億元市值;國軒高科(股價39.89元,市值709.6億元)市值下跌約6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被市場資本新發(fā)現的汽車產業(yè)鏈的一個分支,汽車熱管理的概念近期火爆,7月份表現相對較好。三花智控(股價27.91元,市值1002億元)7月市??值漲幅最大,為180.27億元;均勝電子(,股價16.83元,市值230.2億元),市值增加79.89億元。國金證券認為,近期,熱管理行業(yè)備受關注。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下游需求將增加。熱管理屬于高景氣軌道,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吃“定心丸”
進入8月后,新能源汽車迎來又一波漲價潮。零跑、智能、哪吒汽車、江淮汽車等車企紛紛宣布上調旗下新能源車型的市場售價,車型漲價幅度從1000元到6000元不等。綜合來看,新能源價格上漲的原因仍是“原材料漲價”。對于消費者來說,新能源車型的漲價也帶來了一定的觀望期。
但好消息來了。8月19日,據央視新聞聯(lián)播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繼續(xù)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汽車購置稅等政策,促進大眾消費。在消費稅、通行權、車牌等支持下,有望增加免稅額1000億元。
“如果年底免購置稅政策到期,新能源汽車價格因原材料價格上漲而上漲,那么新能源汽車的最終購置價格將大幅上漲。因此,繼續(xù)購買新能源汽車免稅政策將有助于緩解車型購置成本的快速上漲,同時保持燃油車的價格競爭力?!?乘聯(lián)會認為,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有利于保持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優(yōu)勢。
事實上,這是第三次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稅政策。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稅政策將在今年年底結束,而此次延長一年無疑將再次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動力,也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
“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稅政策延期符合預期。” 崔東樹表示,今年年底取消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將釋放部分購買力,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將延長至明年年底,將再次刺激部分購買力。購買力的逐步退出,有利于逐步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力。
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業(yè)界對新能源汽車的趨勢給出了積極的判斷。其中,聯(lián)合會將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銷量預測上調至650萬輛。中汽協(xié)表示,仍維持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550萬輛的預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