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頭叔叔,15萬元我該買什么車呢?”
這可能是我在公眾號后臺看到最多的問題了。 每個問題都必須得到回答。 我沒有猶豫,脫口而出“五天王”三個字。 這個回答看似有些漫不經(jīng)心,但也確實如此。 哈弗H6、吉利博越(Pro)、榮威RX5(MAX)、長安CS75(Plus)和廣汽傳祺GS4這五款車,從品牌影響力到產(chǎn)品實力,至于銷量,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他們非常出色。
既然提出來了,肯定不是上面的模式,我就草草打消了。 這次我們就來深挖一下,15萬元買哪款SUV比較好?
首先,您必須知道您想購買什么類型的汽車。 15萬元不僅可以買一輛轎車,還可以買一輛SUV、一輛MPV。 你應該對自己有一些信心。
車
如果你喜歡駕駛操控,追求燃油經(jīng)濟性,我建議你選擇轎車。 汽車對于日常城市交通來說更加靈活,超車、變道更加容易,尋找停車位也更加方便。
如果你下定決心買車,你想買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
這個價位我會優(yōu)先選擇合資品牌的緊湊型車。 日本三劍客:軒逸、卡羅拉/雷凌、思域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德國朗逸、速騰、寶來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查看每月銷售額前十五名的情況。 銷量好的車一般都不會差。 這么多人購買是有原因的。
當然,銷量并不能代表一切。 如果你喜歡這個價位的大眾買什么車好15萬,也可以低價購買高爾夫7。 馬迷們可能會強烈推薦您選擇馬自達3百科。 這些車都不錯,但為什么銷量卻不如暢銷車型呢? 要么是換貨,要么就是漲價。
如果你喜歡自主品牌,這個價格可以買一輛中型車。 不過選擇似乎比較簡單,比如吉利的博瑞和廣汽傳祺的GA6。 毫不夸張地說,15萬元自主品牌的內飾配置與20萬-25萬元的合資品牌相當。 為什么大家都買合資緊湊型車? 三大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還有差距,而在汽車市場上,自主品牌屬于后輩,與大眾汽車還有不小的距離。
SUV
與轎車相比,SUV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優(yōu)勢。 由于SUV的底盤較高,在經(jīng)過爛路、溝渠、顛簸時無需擔心底盤被劃傷。 如果你有輕微的越野需求,你應該選擇SUV。 請注意,這是輕度越野。 浩瀚坡爬不上也很正常。 畢竟現(xiàn)在的SUV大部分都是城市SUV,越野性能并不突出。
如果你想買SUV,你會有更多的選擇。 與轎車不同,15萬元的價位,我會優(yōu)先選擇自主品牌的緊湊型SUV。 這里是自主品牌的主戰(zhàn)場,廠商非常愿意用自己的看家本領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除了剛才提到的五款車型之外,廠家還在同一平臺下推出了不同的車型,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例如,哈弗H6和哈弗F7就是同一平臺的車型。 哈弗F7瞄準的是年輕消費群體。 近期買什么車好15萬,長安新推出的UNI-T產(chǎn)品似乎實力不俗,中端車型售價在15萬元以內。
自主品牌的三大部件也越來越好,比如長安的藍鯨發(fā)動機、上汽的藍芯發(fā)動機、哈弗新開發(fā)的9DCT變速箱。 更牛逼的是,廣汽還研發(fā)了2.0T發(fā)動機,熱效率高達42%。 豐田在40%熱效率發(fā)動機方面的領先地位岌岌可危。 據(jù)說馬自達的Sky-X發(fā)動機的熱效率達到了50%,但是在實際量產(chǎn)中還沒有看到,就不說了。
當然,15萬元,你可以選擇中型車,甚至是自主品牌的中大型車,比如吉利的豪越、比亞迪唐的入門版,而新款比亞迪唐將在今年上市。八月,不妨期待一下。
合資品牌陣容,這個價位段以小型SUV為主。 我強烈推薦本田的繽智&此外,你也可以考慮大眾的探歌(官方定位為緊湊型SUV,但實際上是小型SUV)。 畢竟是小型SUV,空間不能期望太大,舒適性可能會稍打折扣。
在合資品牌緊湊型SUV中,捷達VS7價格非常實惠,空間也令人滿意,但內飾塑料感很強。 如果你也追求配置,也可以考慮優(yōu)惠較大的別克昂科拉GX和別克昂科拉GX。 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受三缸發(fā)動機的雪佛蘭超越呢? 另外保值率會低一些,但買的時候也便宜很多,所以也算平了。
多用途乘用車
最好還是買自主品牌的MPV。 這個價位我推薦兩款車,一款是廣汽傳祺GM6,一款是吉利嘉際。 功能性和實用性都非常好。 15萬元基本上就可以買到最高端的車型了。 雖然兩款車都采用了平臺懸架,但實際體驗表明,行駛品質并沒有因此而受到很大的損害,安靜性和舒適性都相當不錯。
以上就是我個人認為15萬元值得推薦的車型。 它們都不是絕對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你覺得15萬元以下的轎車、SUV、MPV有哪些好推薦? 請在下面的評論中分享您的意見。
點贊+看,聽說喜歡的人每天都能賺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