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PLP孫志富
“我(起亞汽車)今年一季度全球賺了20億美元,中國市場我也玩得起。你們本土企業(yè)有資金實力玩嗎?你先燒死,我可以等晚點進來搶市場,讓敵人先試試傷還可以,我兜里有錢有技術,我還沒有放棄這個市場,從右邊進來也是一種策略是時候對付你了?!?/p>
據中國網財經中心報道,不久前的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COO)楊洪海做出上述表示。 積累的、全球化的經驗,包括全球盈利能力,都遠遠大于本土企業(yè)。
作為汽車行業(yè)的營銷老手,楊洪海似乎已經為起亞汽車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做出了布局。 今年3月,當起亞中國正式公布加快向電動化轉型的藍圖并發(fā)布中國中長期新能源戰(zhàn)略時,楊洪海公開表示:雖然起亞目前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并不高3月份汽車銷量快報,憑借起亞的全球實力,可以等其他玩家較量后再去清理戰(zhàn)場。
從楊洪海的表態(tài)中不難看出,雖然不少車企在新能源市場展開了殊死搏斗,但起亞似乎并不想過早卷入這場斗爭。 大多數企業(yè)都面臨困難,但起亞卻選擇了退縮。
那么,以退為進的起亞未來還有機會收拾別人嗎?
起亞有錢嗎?
起亞有錢或許是事實,但起亞在中國是否有錢還需要打個問號?
數據顯示,2022年,現代和起亞汽車全球銷量合計將超過684萬輛,同比增長2.7%,僅次于豐田和大眾,繼續(xù)坐穩(wěn)全球第三的寶座。最大的汽車制造商。
其中,起亞汽車全球銷量總計,同比增長4.6%。 銷售額同比增長23.9%至86.5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761億元); 毛利潤同比增長39.4%至18.0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91億元); 營業(yè)利潤同比增長42.8%,達到7.2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98億元); 凈利潤同比增長13.6%至5.4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8億元)。
今年一季度,起亞汽車在全球市場銷售汽車約76.83萬輛,同比增長12%,銷售額23.6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2.87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9.1%,分別為78.9%。
與蓬勃發(fā)展的全球市場相比,起亞的中國市場形勢并不樂觀。 起亞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銷量僅為9.5萬輛左右,同比下降38.4%,市場份額約為0.4%。
在銷量下滑的同時,起亞在中國也面臨著資不抵債的困境。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3月份汽車銷量快報,起亞在華合資公司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負債總額2476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資產總額20809億韓元(約人民幣109億元)。 據此測算,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已資不抵債,資產負債率為119.3%。
你想涉足新能源嗎?
起亞自2016年在中國市場達到65萬輛的銷量高峰以來,銷量一路下滑,逐漸與主流品牌脫離。
關于“起亞放棄中國市場”的傳聞很多,但起亞多次強調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楊洪海明確表示:“過去幾年,起亞在中國的發(fā)展確實遇到了挑戰(zhàn),但起亞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不會動搖。目前,起亞正在聚集全球資源?!奔哟髮χ袊袌龅耐顿Y?!?/p>
對于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楊洪海認為:“合資品牌在中國會消失或者可能只占10%甚至更低的份額。我個人不這么認為。中國市場非常大?!遍_放包容。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日系、美系、韓系、法系都會有粉絲,區(qū)別只是人數多少?!?/p>
此外,在中國新能源市場,起亞也展現了其決心。
今年,悅達起亞發(fā)布了中國新能源戰(zhàn)略。 起亞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宋虎生來到現場并強調:“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是起亞全球戰(zhàn)略的核心要素?!?此外,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起亞中國還發(fā)布了新起亞品牌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從渠道、產品、營銷、品牌等全面升級,逐步啟動電動化轉型。
根據起亞在中國的新能源戰(zhàn)略規(guī)劃,從今年開始,悅達起亞每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至少一款基于全球電動化模塊化平臺E-GMP的純電動汽車。 到2027年,將共推出6款車型。 電動汽車車型; 到2030年,預計實現年銷量45萬輛,其中EV車型年銷量占比40%,即18萬輛。
據介紹,今年8月,EV6作為首款基于起亞E-GMP平臺的電動汽車,將進口并在國內銷售。 今年11月,悅達起亞還將推出一款中型純電動SUV——EV5。
從一系列表現來看,起亞不僅會繼續(xù)專注中國市場,還將快速擴大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但相比國產自主品牌的全力以赴,起亞更加自律。 這也與國內很多其他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路線比較接近。 它不會主動停止,但也不會完全停止。
雖然國內市場銷售表現不佳,但悅達起亞今年出口卻實現了快速增長。 悅達起亞計劃到2026年將鹽城工廠年出口規(guī)模擴大至20萬輛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出口基地。 同時,悅達起亞今年還將新增Satus和K5兩款出口車型,由原來的2款出口車型擴大到4款。
如果做不了新能源,那就搞出口業(yè)務。 雖然不能在中國市場毀城,但至少可以幫你在全球市場筑起一條護城河。
等國內廠商死了再收拾爛攤子?
起亞的想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些國外車企的想法。
不久前,豐田在日本舉行了技術說明會,詳細介紹了電池、氫能源等新技術。 不過,這些技術預計最快將在三年內逐步推出。 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起沖擊。
中國新能源市場徹底顛覆了此前燃油車時代合資品牌獨領風騷的局面。 以比亞迪為主的自主品牌和新造車廠商成為中國汽車市場流量最大的明星。 也不甘示弱,合資品牌雖然也做出了反擊,但成績卻平平無奇。 即使血腥降價,依然難以俘獲中國消費者的心。
在持續(xù)的營銷攻勢下,中國新能源汽車正逐漸大規(guī)模占領中國消費者心智。 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理念就是買自主品牌,并且正在不斷深入人心。
“內卷化”或“內卷化”確實是當下中國汽車市場最真實的寫照,但這并不意味著外資車企在國內廠商結束經營后就有機會收拾爛攤子。
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張翔認為:“過去一段時間,國內新能源市場瘋狂增長,催生了一大批不健康的車企。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將會重新洗牌,一些企業(yè)必然被淘汰,市場洗牌后騰出的市場空間將很快被實力雄厚的自主品牌車企占據,從而不斷充實自身實力,比亞迪、長安、吉利、長城等銷量都在下滑都保持增長,而合資品牌缺乏新能源汽車,汽車產品銷量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滑,如果合資品牌不能盡快趕上,未來可能與自主品牌差距更大。 ”
“等本土企業(yè)精疲力盡后再搶占市場?!?楊洪海的話或許只有那些陷入困境的國內車企才能聽到。 領先的自主品牌車企不妨希望合資車企能夠晚一點進入市場,這樣我才能贏得開局,才有機會贏得最終。
商場如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機遇轉瞬即逝。 中國車企深知機遇難得,同時也明白“唯有速攻不破”的道理,就是在合資品牌還在醞釀的時候,快速出擊,搶占市場,這樣,他們將來有一天可以指著合資品牌鼻子說:以前我給你機會你就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