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寶馬純電動車i3將在中國市場正式上市。此前,寶馬中國公布的預售價為45萬元起。由于此前比亞迪和奔馳合作推出的純電動車騰勢也公布了價格,時尚版和尊貴版分別為36.9萬元、39.9萬元,不少所謂的專業(yè)人士就下出了結(jié)論:比亞迪騰勢一定好賣過寶馬i3。
看了這樣的文章,筆者忍不住就要呵呵一下了。且不說在美國等成熟市場寶馬i3的銷量已一舉超過了曾經(jīng)紅得發(fā)紫的特斯拉,筆者只想問一下,電動車的消費者會是那些特別計較價錢的人么?再者,i3都未在國內(nèi)上市,有幾個人真正了解它的性能?
作為搶先試駕寶馬i3的人,筆者就說一說它的性能表現(xiàn)吧。
i3可以說是寶馬顛覆性的產(chǎn)品,與一般的車型不同。寶馬為了減輕車重,降低能耗,車身上半部分是碳纖維結(jié)構(gòu),重量是鋼結(jié)構(gòu)的一半,而堅固程度卻是鋼結(jié)構(gòu)的兩百倍,故此,i3并沒有設計b柱,而是前后門對開,車門就替代了b柱的作用。i3的下半部分為全鋁結(jié)構(gòu),使得i3全車僅1.2噸,大大提高了加速性能。
純電動的i3采用的是后置后驅(qū),22千瓦時的電池和電動機,最大動率170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相當于一臺高性能的1.6L引擎。而增程式i3則多出一個25千瓦的雙缸發(fā)電機,為電動機專職發(fā)電,原理與雪佛蘭Volt相同,油缸容量為9L,最大續(xù)航里程是340公里(純電動是160公里)。
官方宣稱i3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7.2秒,但實際開下來的加速感比328,甚至335還要強。因為電動機的特點,扭矩在任何時候都是250牛.米,所以踩下油門的一瞬間動力就來了,這種瞬間高扭的推背可以媲美跑車的頭段加速 。與汽油車不同的地方松開i3的油門時能量回收就開始工作了,會有明顯的減速感,這跟一般電動車設定無異。
從外形來看,這絕對是一部來自未來的車,許多科幻的設計元素是在以往的BMW車系里找不到的,這也是這款電動車或者說寶馬i系列的一大特點(可以看看i8)。i3的前臉仍然保持了寶馬傳統(tǒng)的雙腎格柵前臉,不過,這只是個擺設,純粹是為了美觀,并沒有進氣的功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車內(nèi)空間,i3的軸距僅2.11米,但營造的空間感卻并不輸給寶馬3系。首先,對開式車門使整車的空間感更強;第二就是較高的車頂,對車內(nèi)乘客完全沒有壓抑的感覺;第三就是座椅,i3的前后排座椅都做得比較薄,在保證基本的舒適性和包裹性的基礎上減少對空間的占用,但舒適性也真的只是基本而已。所以僅為2.11米的軸距也能通過一些細節(jié)的加成達到寬敞的效果,這有“作弊”嫌疑嗎?或許吧,但實用就好了,何必在乎。
騰勢電動車
我們再來看看騰勢電動車的參數(shù):117馬力的電動機,最大扭矩290牛.米,該車最高時速為150公里/小時,配備容量為47.5千瓦時的電池組,續(xù)航里程可達300公里。從數(shù)據(jù)上騰勢比i3的性能略高但差別并不大,但i3有?程版本,而騰勢沒有。
茶哥總結(jié):
騰勢一定就比i3好賣嗎?其實兩者沒什么可比性,因為他們是不同級別的產(chǎn)品,就好像中端車型的銷量一定會比高端要大一樣,沒什么好比。再者,兩款車特點是完全不同的,騰勢依然保持了目前用車的習慣和設計特點,而i3甚至i8就有點脫離現(xiàn)代用車的范疇,更加像未來機器。再再者,我們并不能用今天的價值取向來評定這兩款車。
最后說一下,?程式電動車其實更適合一些充電設施不完善的國家,但要有心理準備的是其充電功能或許自買車落地之后便沒有機會使用,只能跟一般燃油機汽車去排隊加油,心理期待不會太高的說。
大家想看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汽車文章,請訂閱12缸的微信公眾號:kf12gang←長按可復制
我們每天還會免費給大家隨時解答買車或者用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