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靠著SUV爭得一片天地,只要出個SUV就能引來一些關注,并且靠著SUV混得風生水起,合資品牌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也都紛紛發(fā)力SUV,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明顯可以看到,合資品牌的新車重點
T-Cross
級別:小型SUV
柯洛克
級別:緊湊型SUV
寶馬:全面發(fā)力SUV市場
相關車型:
寶馬X2
級別:緊湊型SUV
寶馬全新一代X3
級別:中型SUV
現(xiàn)代/起亞: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波了
相關車型:
起亞Stonic
級別:小型SUV
現(xiàn)代ENCINO(海外版車型為KONA)
級別:緊湊型SUV
豐田:第一款小型SUV采用兄弟雙打戰(zhàn)略
相關車型:
C-HR(奕澤)
級別:小型SUV
合資要做“小”,自主品牌想做“大”,沖突不可避免
從主要的幾個合資車企2018年的計劃來看,合資車企SUV大多集中在小型SUV或緊湊型SUV上,這其實也符合各車企產品布局規(guī)律的,一直發(fā)展中型SUV及以上車型的合資車企也需要小型SUV和緊湊型SUV來完善自己的產品矩陣,但不能否定的是,合資SUV向小型SUV和緊湊型SUV領域進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場和自主品牌的影響。中國SUV市場還是以小型和緊湊型為主,自主品牌在緊湊型SUV市場吃香當然也會引起合資品牌的“眼紅”。
而自主品牌,靠著緊湊型SUV起家,中型及以上SUV和轎車領域基本處于空白的狀態(tài)。隨著自主品牌的發(fā)展,自主品牌在近幾年也逐漸向中型SUV發(fā)力,試圖突破低端和中高端之間的價格隔閡。
合資要做“小”,因為自主品牌的沖擊,合資品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自然會在價格上有所妥協(xié),如果合資品牌的價格能下探到一定程度,會對自主品牌造成沖擊。而自主品牌想要觸碰合資品牌的優(yōu)勢領域,阻力自然不會小,還需要更多的技術積累和品牌沉淀。
如果說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是蚌埠相爭,那么從另一方面來看,消費者就能成為得利的漁翁。
自主品牌靠著SUV爭得一片天地,只要出個SUV就能引來一些關注,并且靠著SUV混得風生水起,合資品牌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也都紛紛發(fā)力SUV,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明顯可以看到,合資品牌的新車重點也集中在SUV。
2018年,合資品牌SUV大亂斗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此前曾表示:2018年將是大眾汽車的SUV之年!據(jù)統(tǒng)計,大眾集團明年將至少推出15款新SUV入華銷售,產品涵蓋小型至中大型級別,其中還包括多款新能源車型。
目前有比較明晰的信息的有,大眾品牌的T-ROC、T-Cross、新一代途銳;斯柯達的柯洛克;奧迪的Q2L、Q5L、Q8等等。
相關車型:
T-Roc
級別:小型SUV
T-Cross
級別:小型SUV
柯洛克
級別:緊湊型SUV
寶馬:全面發(fā)力SUV市場
在第十四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國機集團董事長陳有權在發(fā)言中稱:寶馬(BMW+MINI)2018年將在華投放8款全新或換代車型,其中SUV成為重點布局領域。
相關車型:
寶馬X2
級別:緊湊型SUV
寶馬全新一代X3
級別:中型SUV
現(xiàn)代/起亞: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波了
東風悅達起亞2018年推4款新車,其中3款為SUV。北京現(xiàn)代還未公布具體計劃,但預計至少會有兩款SUV,除了之前亮相的小型SUV車型——ENCINO(海外版車型為KONA),還將在明年10月份推出一款中國專屬的SUV車型,定位于什么級別目前還未知。
相關車型:
起亞Stonic
級別:小型SUV
現(xiàn)代ENCINO(海外版車型為KONA)
級別:緊湊型SUV
豐田:第一款小型SUV采用兄弟雙打戰(zhàn)略
豐田將在2018年推出第一款小型SUV,廣汽豐田全新小型SUV定名為C-HR,而一汽豐田則將其命名為奕澤,采用類似于本田XR-V/繽智的雙車戰(zhàn)略。
相關車型:
C-HR(奕澤)
級別:小型SUV
合資要做“小”,自主品牌想做“大”,沖突不可避免
從主要的幾個合資車企2018年的計劃來看,合資車企SUV大多集中在小型SUV或緊湊型SUV上,這其實也符合各車企產品布局規(guī)律的,一直發(fā)展中型SUV及以上車型的合資車企也需要小型SUV和緊湊型SUV來完善自己的產品矩陣,但不能否定的是,合資SUV向小型SUV和緊湊型SUV領域進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場和自主品牌的影響。中國SUV市場還是以小型和緊湊型為主,自主品牌在緊湊型SUV市場吃香當然也會引起合資品牌的“眼紅”。
而自主品牌,靠著緊湊型SUV起家,中型及以上SUV和轎車領域基本處于空白的狀態(tài)。隨著自主品牌的發(fā)展,自主品牌在近幾年也逐漸向中型SUV發(fā)力,試圖突破低端和中高端之間的價格隔閡。
合資要做“小”,因為自主品牌的沖擊,合資品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自然會在價格上有所妥協(xié),如果合資品牌的價格能下探到一定程度,會對自主品牌造成沖擊。而自主品牌想要觸碰合資品牌的優(yōu)勢領域,阻力自然不會小,還需要更多的技術積累和品牌沉淀。
如果說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是蚌埠相爭,那么從另一方面來看,消費者就能成為得利的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