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jié),不少朋友都有購車換車的打算,這一點從今年1月份的汽車銷量數(shù)據(jù)就能看出來,銷量是直線攀升。年底購車一是作為給自己的獎勵,二來也想在新年的時候圖個喜慶,也好載著家人走親訪友。然而在這個階段購車,也很容易出現(xiàn)許多的陷阱。今天茶哥就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如何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各類促銷活動中識別不良商家的小陷阱。
陷阱1、異地購車遭遇附加條件
為什么會選擇異地購車,無非就是價格因素。很多一線城市由于同品牌4S店較多,競爭激烈。因此車價會普遍低于一些二三線城市,并且車源也相對充足一些,所以來一線城市異地購車成為了不少買車一族的新選擇。
不過,有的車商價格雖然便宜,卻暗藏附加條件。消費者被外地低價車吸引,但趕到外地卻被告知有相應(yīng)的附加條件,比如,要求上外地牌照、購買車輛全險、加裝汽車精品等。細算下來,發(fā)現(xiàn)所謂的優(yōu)惠價其實并不比在本地購車便宜多少。因此,異地購車在給車主帶來實惠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消費風(fēng)險,車主在選擇異地購車時應(yīng)謹慎小心。
陷阱2、隨車贈品加收工時費
購車贈品是一樣即使銷售不跟你說,你也會主動要的東西。雖說購車贈品實際上也是4S店的一種促銷手段,但也存在著很多陷阱。贈品上的陷阱主要有兩種,第一是口頭承諾免費送裝飾,實際上裝完以后管你要錢,不給錢就不讓你提車。
第二種的手段也是承諾送裝飾,他把裝飾放你車上,說你可以把裝飾開走了,你找別人裝去吧,這些東西都送給你,咱們可以去剛才提車的4S店裝。這時候就不是那個裝飾店坑你了,是4S店坑你了,怎么坑呢?的確裝車飾是不要錢,但是得給工時費。
那我們?nèi)绾伪苊膺@種情況的發(fā)生呢?很簡單,那就是千萬別以口頭上談的贈品為準,一定要落實到紙面上。畢竟,因為贈品沒有了或者臨時反悔后期扯皮的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甚至一些小4S店還有這樣的情況,答應(yīng)給禮品的銷售顧問,過幾天就辭職不干了,你想理論都沒地方找人。
陷阱3、超低價車有貓膩,小心買到庫存車翻新車或展車
節(jié)前買車促銷力度大,消費者也由于回鄉(xiāng)心切,買車容易上頭,對于一些4S店的超低價車容易一拍腦門就買了,但要注意的是這些超低價車很有可能是試駕車、庫存車、展車、翻新車。其實,4S賣翻新車不是常而有之,但是也不能說絕對沒有。一些不厚道的4S店會將一些運車以及擺車、挪車過程中刮花的車子翻新,還有的將試駕車、庫存車、展車甚至喪心病狂的會把故障車、客戶退車翻新來當新車賣。一些新手司機或者看起來容易被忽悠的客戶,就很容易掉到不良4S店坑里。
如果你買到展車還好,最多被很多人摸過、坐過、內(nèi)飾有點臟。庫存車也只是存放時間久,會出現(xiàn)剎車盤生銹,但沒有大毛病。但如果遇到試駕車或翻新車就得注意了,這兩種車輛的車況不一,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過車禍。
茶哥建議各位節(jié)前買車的朋友在遇到大幅降價或者“特別優(yōu)惠“的車輛時,消費者就要在提車時仔細查看汽車的生產(chǎn)日期,汽車身上都會有一塊銘牌,上面詳細標注汽車的制造日期、發(fā)動機的排量以及功率等等參數(shù),這些是不能造假的。所以一看生產(chǎn)日期,你就知道這臺車是不是庫存車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nèi)對于庫存車并沒有明確的時間定義。不過按照經(jīng)銷商和消費者的認知看,出廠3個月的自主、合資車,已經(jīng)運抵港口6個月以上的車型就可以算作庫存車了。不過需要指明的是,二手車和高端限量車型一般不算在內(nèi)。
如果是試駕車或翻新車,可看輪胎胎毛和排氣管內(nèi)壁的干凈程度。如果這臺車被開過一段時間,那么排氣內(nèi)壁肯定有相當明顯的黒漬。如果顏色較淡則說明沒什么問題,因為車子在出場驗車和運輸過程中,發(fā)動機會工作一小段時間,排氣管不可避免會產(chǎn)生較淡的黒漬。
其實,試駕車是允許售賣的,但是車商賣這種車,必須要及時告知消費者。而且消費者購買前一定要和汽車銷售商簽訂書面購買合同,合同中要明確本車必須是100%的新車,是沒有經(jīng)過維修的新車,雙方的責(zé)任義務(wù)包括違約責(zé)任認定等內(nèi)容,用簽訂書面承諾的方式來維權(quán),以便在車輛出現(xiàn)問題時更好地維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