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18:00,已是晚餐時間個人買救援車,但梧州市滕縣墨宗村村民家中卻沒有一絲煙花。不遠處的村委會和小學人頭攢動,村道上,無數(shù)摩托車穿梭來回。
莫尋村是一個三四百人的小村子,周圍環(huán)繞著魯村、鳳凰村、夏村等幾個村子。 “埌”字在當?shù)胤窖灾幸鉃椤吧侥_下的斜坡”。這個地區(qū)大部分是丘陵地帶,起伏不定。
摩托車,曾經是村民們在春運期間返鄉(xiāng)的主要交通工具,現(xiàn)在已經變成了在這千山萬水里運送救災物資的主力軍。
一隊摩托車載著救援人員。 (中央廣播電視網(wǎng)記者 吳良義 攝)
摩托車成為千山萬水的主要交通工具
3月21日下午,一聲巨響打破了墨尋村的寧靜。巨響讓村民們放下工作,跑出屋子,望向冒煙的地方。那里是MU5735航班的墜機地點。
夏村村民莫光南沒想到飛機失事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莫光南,50 歲,是一名建筑工人。 3月21日下午,他正在墨宗村附近裝修雇主家,突然一陣巨響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以為是雷聲,我抬起頭繼續(xù)工作。”
當晚6點,莫光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領了300元的日薪,騎著摩托車回到了夏村。 “我一到村里,就聽到大家議論說附近有一架飛機掉下來了?!闭肟纯吹哪饽向T上摩托車,朝墨宗村的方向駛去。
到了莫松村,莫光南發(fā)現(xiàn)這里救援人員很多,但路并不好走。一些救援人員騎著摩托車前往救援現(xiàn)場,而更多救援人員則帶著救援設備步行。
“大哥,你組織車隊派志愿者了嗎?我怎么加入你?”莫光南急忙攔住了一名剛送完救援人員的墨童村村民。
“如果沒有組織,你可以開車去村委會,看看他們需要你的幫助?!?/p>
摩托車部隊在指揮中心旁邊的簡陋小屋前休息。 (中央廣播電視網(wǎng)記者 吳良義 攝)
隨著墨童村村民的車輛,6分鐘后,莫光南來到設立為臨時應急指揮中心的墨童村委會,開始與60多名村民“指揮指揮”駕駛摩托車的人。中心-事故點刺刀-周邊高速公路”路線運送救援人員,運送救援物資?!拔覀兪悄ν?a style='color:#0000CC;' href='http://gw5u.cn/news/show-131595.html' title='二手道路救援車 “廣西騰縣飛機失事救援”摩托援軍千山萬水' target='_blank'>大軍?!?/p>
隨著墨宗村及附近村莊的村民不斷加入摩托救援隊,墨光南有時在完成一次運輸后會休息幾分鐘。 “趁著休息時間,我趕緊抓了幾口晚飯,和其他村民聊了起來?!蹦饽习l(fā)現(xiàn),在摩托救援隊中,他這個年紀的村民占了大多數(shù)。
“周邊村子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所以這里開摩托車的村民大多是40-60歲,也有30多歲的村民?!迸R時應急指揮部的一名工作人員說。
晚上11點,莫光南以為自己14歲的孩子還一個人在家,決定先回家,明天一早回來。 “告訴你的雇主,暫時停止工作,一天300元以下沒關系?!?/p>
3月23日晚上8點,墨宗村近一天斷斷續(xù)續(xù)的下雨。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只停下來休息的莫光南坐在診所門口,低下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褲腿和鞋子已經全是泥巴。 “今天下雨,路上泥很厚,我不敢開太快,效率低?!蹦饽弦贿呎f,一邊用手比劃著大約十五厘米的土路。
忙碌了一天才停下來休息的莫光南,褲子和鞋子上全是泥巴。 (中央廣播電視網(wǎng)記者 吳良義 攝)
“昨天我加滿了油,今天晚上幾乎觸底了,我只是隨口說了一句,有人說他們要給我錢去加油,我怎么可能接受?”莫光南覺得頭笑了。
“我在廣州發(fā)快遞,我這里也發(fā)物資”
34歲的陳永誠原計劃于3月23日和3月24日返回廣州,但MU5735航班的墜毀打破了他的原計劃。
陳永成是廣州的快遞員。和無數(shù)快遞員一樣,陳永誠每天開著自己的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間。前幾天,陳永誠因為家鄉(xiāng)的事回到了鳳凰村。
陳永誠把物資放在摩托車上。 (中央廣播電視網(wǎng)記者黃躍芬攝)
“我以為我會來看看我能幫上什么忙。我送快遞的時候風雨無阻。這里應該有很多物資要運?!币簧吓笥训哪ν熊嚕愑莱删瓦^來了,位于墨通村村委會應急指揮部。
一排摩托車停在墨通村村委會門前。陳永誠發(fā)現(xiàn)這里的摩托車上插著一把鑰匙,“這是我的摩托車,你想怎么開就怎么開。”一個素未謀面的村民跟他說完后,急忙將外面?zhèn)髁顺鋈ァ2牧媳话徇M了材料儲藏室。
這里的摩托車都不是陳永誠的,但似乎都屬于他。 “除了駕駛摩托車運送人員和運送物資外,有時運送救援物資的車輛會從外面進來,我們也會在下車前將這些物資搬進儲藏室?!标愑勒\說。
因此,這里的摩托車是插入鑰匙的“公共交通工具”。 “我朋友買了一輛新摩托車,現(xiàn)在和這里的摩托車一樣,全是泥巴,就像開了很多年的舊車一樣?!?/p>
一隊摩托車正在運送補給品。 (中央廣播電視網(wǎng)記者黃躍芬攝)
3月21日下午到達墨宗村后,陳永誠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陳永誠不記得那天搬了多少次物資,換了多少輛摩托車。 “我還在廣州給大家送快遞,現(xiàn)在又回來給大家送物資了,就像做我的老本行,不覺得累。”
陳永誠還是不知道怎么讓領導請假個人買救援車,留在村里幫忙。 “搜救工作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我打算清明節(jié)后回廣州,這幾天能幫上什么忙,順便想想怎么請假。”坐在摩托車上的陳永誠,還穿著黃色的快遞工裝褲。
3月22日凌晨2點,村民們還在指揮部前等候。 (中央廣播電視網(wǎng)記者黃躍芬攝)
3月23日,墨童村陣陣小雨,政府、愛心企業(yè)、商會派出的一批批搶險、防雨、防寒物資也陸續(xù)抵達。周圍村莊的村民越來越多。
這一天,莫光南和陳永誠收到了一張印有“工作人員”的工作卡,方便摩托車部隊在各個執(zhí)勤點之間攜帶工作人員和物資。他們感到非常自豪。 “我們也是有身份的人,希望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的一線救援力量?!?/p>
梧州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