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王朝(十八):高麗高宗1
31.高麗高宗
高麗高宗(朝鮮語:?? ??/高麗 高宗 Goryeo Gojong;1192年-1259年)諱王皞(朝鮮語:??/王皞 Wang Ceol),是高麗國的第23代君主(1213年-1259年在位)。死后廟號高宗,謚號忠憲安孝大王(朝鮮語:??????/忠憲安孝大王 Chungheong anhyo daewang),葬于洪陵。
(1)坎坷登位
高麗明宗明昌三年(1192年)正月十八日,高麗的太子妃柳氏誕下一子,取名(日真)。承安二年(1197年)九月,權臣崔忠獻廢黜明宗,太子璹也被流放到江華島,王(日真)隨著父母去了江華島,度過了十余年艱辛的歲月。王(日真)在幼年時師從父親的僚屬、當世名儒俞升旦(俞元淳),去了江華島后又受教于當?shù)匾幻许f元的讀書人。
大安二年(1210年)十二月,王璹從江華島被召還,大約與此同時,王(日真)量移至內陸的安岳縣(今朝鮮安岳郡)。一年后,高麗熙宗因牽涉除掉崔忠獻的陰謀而被崔忠獻廢黜,王祦(即王璹)登上王位,是為高麗康宗。大安四年(1212年)正月初三,王(日真)自安岳回到開京,七月二十一日加元服,被冊封為王太子。崇慶二年(1213年)八月九日,康宗薨,其時王(日真)出居別館,沒能看到父親最后一面。他于次日受遺詔并繼位于康安殿,是為高宗。
高宗與明宗、神宗、熙宗、康宗一樣,都是武臣政權下的傀儡君王,特別是在乙酉年(1225年)崔瑀(即崔怡,崔忠獻之子)私設“政房”之后,王權比之前幾代更為削弱,高宗成了徹底的傀儡。高宗一生都生活在崔氏政權的陰影下,經(jīng)歷了崔忠獻、崔怡、崔沆、崔竩四代,可謂“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不過崔氏家族雖然壟斷國政,權傾朝野,但始終沒有取王氏而代之,而是多次宴請高宗及進獻金銀珍寶,旨在聯(lián)絡與王室的感情,這種宴會活動在高麗蒙古戰(zhàn)爭期間依舊持續(xù),甚至有時連高宗都很不情愿地赴宴。 [5] 崔怡的外孫女還嫁給高宗的太子王倎(后來的高麗元宗)高麗,生下太孫王諶(后來的高麗忠烈王)高麗,這樣不僅崔氏政權得到鞏固,王室也獲得了保護,形成了一種互利交換的格局。
(2)外患叢生
高宗在位的年代正值高麗王朝將近五百年間的最苦難的歲月。當時大陸局勢發(fā)生急劇變化,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開始向中原擴張,腐敗的金朝節(jié)節(jié)敗退,高麗也很快受到波及。在遼東的契丹遺族耶律留哥等趁機起兵反金復遼,建立東遼國,不久后東遼內部因對蒙古態(tài)度不同而產(chǎn)生分裂,契丹反蒙派數(shù)萬人在貞祐四年(1216年)八月入侵高麗,把持政權的崔忠獻自以為國富兵強,不以為意,結果第二年三月,契丹兵竟然逼近了開京,高麗北部也飽受契丹兵蹂躪。貞祐六年(1218年)秋,高麗命趙沖、金就礪出師圍剿契丹兵,契丹余部退守江東城(今朝鮮江東郡)。另一方面,在東遼親蒙派領袖耶律留哥的請求下,蒙古派哈真統(tǒng)率蒙古及東真國的軍隊3萬人于貞祐六年(1218年)十二月進入高麗,聲明助剿契丹兵,要高麗資助糧食,且與高麗約為兄弟之國,高麗面對這些不速之客,只能同意,當即輸米1千石。于是在蒙古、東真、高麗三國聯(lián)軍的討伐下,江東城于貞祐七年(1219年)正月被攻克,契丹反蒙派首領耶律喊舍自殺,五萬多人被俘,困擾高麗兩年有余的契丹之亂終于平息,而高麗與蒙古也由此建立外交關系。
平定江東城后,哈真的使者蒲里帒完(似為扶余大王)等數(shù)十人來開京結盟修好,使者非常蠻橫,要求國王親自出迎,高宗派使者苦苦勸說才作罷。正月二十四日,高宗在大觀殿接見蒲里帒完等人,穿毛衣、配弓矢的蒙古使者徑直走上殿階,從懷中掏出國書,握著高宗的手遞給他。高宗猝不及防,大驚失色,左右侍臣也惶恐不敢靠近,侍臣崔先旦哭泣道:“怎么能讓丑虜接近至尊呢?萬一發(fā)生荊軻那樣的事變就來不及了!”而后蒲里帒完又更換高麗衣冠入殿,行私禮,只揖不拜,臨行時高麗贈送給他們金銀器、綢布、水獺皮,哈真撤走后還留下四十名東真國人在義州學習高麗語。兩年后,即貞祐九年(1221年)八月,蒙古又派著古與來高麗,傳皇太弟鐵木哥斡赤斤的鈞旨,向高麗索要獺皮、細綢、細苧等諸多物件,還把當初贈送蒲里帒完的粗綢布丟到高宗面前,拒絕赴宴。緊接著又傳來蒙古使者這可即將入境的消息,高宗對此極為頭疼,一面命宰相李杭和欽天監(jiān)樸剛材在太廟占卜,懸而未決,一面又在大觀殿召集四品以上官員商議對策,高宗傾向設兵防備,拒而不納,但群臣都從實力懸殊出發(fā)要求納使,高宗不悅。最終這可還是于九月來高麗,十月又有喜速不花等蒙古使節(jié)到來,面對接二連三的蒙古使節(jié),高麗被迫接受他們的要求,準備送給蒙古的“國贐”。甲申年(1224年)十一月,著古與等人來高麗取“國贐”,翌年正月離開高麗時被盜賊所殺,此后兩國關系中斷。
迫于局勢變化,高麗的宗主國金朝在高宗時同高麗逐漸斷絕了往來??底谵啊⒏咦诹⑴c金朝衛(wèi)紹王被弒、金宣宗即位同時發(fā)生,金朝也立即向高麗通報此事,于是高麗行用金朝貞祐年號,并派盧育夫、金蘊珠到金朝進奉及告哀,但冊封則因時局動蕩而被無期限推遲,所以高宗不曾獲得金朝的冊封。翌年金宣宗在蒙古入侵的壓力下南渡汴梁,金與高麗便以金朝遼東行省為紐帶進行交往,金朝曾向高麗通報契丹入侵的消息,后來又向高麗借糧,高麗不借,金兵為此掠奪高麗地境。為了解決貿(mào)易之事,金宣宗曾于貞祐六年(1218年)派完顏素蘭去高麗宣諭,但此事未見高麗記載,從高麗未使用新年號“興定”來看似未成行。貞祐七年(1219年)入侵高麗的契丹兵被剿滅后,高麗向遼東行省表達了恢復對金朝貢之意,因金與高麗交通不便而未果。高麗見金朝日益衰落,便依高麗睿宗時停用遼朝年號故事,于貞祐十二年(1224年,甲申年)停用金朝年號,改以干支紀年。癸巳年(1233年)三月,已遷都江華島的高麗朝廷派崔璘去金朝問安,因道路不通而中途返還。次年金朝就亡國了。
除了來自大陸的外部壓力外,高宗在位時還出現(xiàn)了日本海盜“倭寇”的入侵,這是貞祐十一年(1223年)五月的事。倭寇之患由于丁亥年(1227年)高麗派樸寅出使日本鐮倉幕府而得到緩解。
(3)被迫遷都
辛卯年(1231年)八月,蒙古大汗窩闊臺借口問著古與等被殺之罪,派撒禮塔率大軍入侵高麗,高麗蒙古戰(zhàn)爭爆發(fā),高麗出動三軍抵御蒙古兵。蒙古軍在鐵州、平州屠城,盡管在龜州遭到樸犀和金慶孫、在慈州遭到崔椿命的抵抗,蒙古兵還是長驅直入,在十二月完成了對開京的包圍。高麗“君臣思所以捍御之計,倉惶罔知所圖,但把膝環(huán)顧,長太息而已”,只好先派御史閔曦、內侍郎中宋國瞻去犒勞駐扎開京的蒙古兵,高宗也接見了蒙古使節(jié)。由于蒙方要求“大官人”去議和,于是高宗又超授宗室始興伯王侹(高麗顯宗之子平壤公王基的六世孫,同時也是高宗的表兄兼舅侄)為淮安公,命他到安北府(今朝鮮安州市)的主帥撒禮塔軍前請降。撒禮塔要求高麗進獻質量好的金銀與一百萬件軍人衣服,以及真紫羅1萬件、水獺皮2萬件、1萬匹大馬、1萬匹小馬,并派貴族子弟男女3000人入質蒙古。王侹滿口應承,高麗朝廷為了換取蒙古兵的撤退也不得已同意。于是撒禮塔將都旦等72人作為達魯花赤派駐高麗,然后撤兵,這是壬辰年(1232年)正月的事。同年四月,高宗派上將軍趙叔昌、侍御史薛慎出使蒙古,奉表稱臣,正式建立起對蒙古的事大關系。
在高麗的一系列對外交涉中,高宗雖然站在前臺,但幕后主導者是崔瑀。崔瑀也不愿走上前臺,曾自稱不是令公而退回蒙古給他的禮物,他與高宗的“默契”尚算周密;在高麗稱臣蒙古后,高宗便與崔瑀產(chǎn)生分歧。當時,蒙古除了讓高麗進貢外,還要求高麗出兵助征東真國,命國王親自朝覲蒙古大汗,高麗方面難以履行蒙古的要求,達魯花赤也非常跋扈,而且武臣政權的領導者也擔心國王與蒙古聯(lián)手摧毀自身政權的情形出現(xiàn),崔瑀便決定利用蒙古人不善水戰(zhàn)的特點,遷都江華島以躲避之,同時也是強化武臣政權對國王控制的措施。史稱“時升平既久,京都戶至十萬,金碧相望,人情安土重遷”,所以這個決議無疑會遭到包括高宗在內的大多數(shù)人的反對,但大臣們畏懼崔瑀權勢,大都敢怒不敢言,只有高宗的老師俞升旦發(fā)表不同意見說:“以小事大,義也。事之以禮,交之以信,彼亦何名而困我哉?棄城郭,捐宗社,竄伏海島,茍延歲月,使邊氓丁壯盡于鋒鏑,老弱系為奴虜,非為國長計也。”崔瑀不聽,他在壬辰年(1232年)六月十六日于自己府邸中舉行的大臣會議上決定遷都江華島,奏請高宗批準,剛經(jīng)過喪妻之痛的高宗猶豫不決。崔瑀索性以身作則,將家財送到江華島,并先率親族同黨到城南敬天寺居住,還馬上派兩領軍隊去江華島修筑名稱、規(guī)格和開京王宮一致的宮闕。由于生米已成熟飯,高宗自知反對無效,便只好順從崔瑀,于七月六日起駕赴江華島,七月七日抵達江華客館,回到了他成長的地方,此后再也沒返回開京。江華島成為以后四十年間高麗的臨時首都,被稱為“江都”,后世史籍將此事表述為“崔瑀脅王遷都”。
在遷都江華島的同時,崔瑀還捕殺了蒙古設置在高麗的達魯花赤,引起撒禮塔第二次進軍高麗,“凡所經(jīng)由,無老弱婦女,皆殺之無赦”。壬辰年(1232年)十二月,撒禮塔在處仁城(今韓國龍仁市處仁區(qū))被一個俗名叫金允侯的僧侶射死,蒙古兵乃撤。翌年,高麗又平定了西京(今朝鮮平壤市)和東京(今韓國慶州市)的叛亂。乙未年(1235年),第三次高麗蒙古戰(zhàn)爭爆發(fā),蒙古元帥唐古率軍蹂躪高麗陸上領土,高麗軍民都躲進山城或海島,等蒙古兵撤退時才出來,平時只能進行游擊戰(zhàn)或防守戰(zhàn)。這次戰(zhàn)爭持續(xù)了四年,期間被安置在大丘符仁寺的高麗大藏經(jīng)雕版被蒙古軍付之一炬,慶州皇龍寺的九層佛塔也被蒙古軍燒毀。高宗乃下令設大藏都監(jiān),負責重雕大藏經(jīng),并于丁酉年(1237年)舉行了大藏經(jīng)開工的君臣祈禱儀式,以安定高麗民心,祈禱借助佛祖之力擊退蒙古。這項浩大工程直到辛亥年(1251年)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