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fā)布的《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整理了2018年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情況,具體如下:
一、產銷情況
1、國內銷量
2018年3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銷量198.0萬輛,同比增長4.1%。其中轎車銷量97.4萬輛,同比增長6.7%;SUV銷量84.4萬輛,同比增長6.9%;MPV銷量16.1萬輛,同比下滑19.2%。2018年一季度,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566.9萬輛,同比增長4.4%。
2、國內批發(fā)銷量
本月全國狹義乘用車批發(fā)銷量211.9萬輛,同比增長5.1%。其中轎車批發(fā)銷量102.8萬輛,同比增長3.6%;SUV批發(fā)銷量92.1萬輛,同比增長11.3%;MPV銷量17.0萬輛,同比下滑13.6%。2018年一季度,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批發(fā)銷量599.2萬輛,同比增長3.7%。
3、國內產量
3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產量215.7萬輛,同比增長1.5%。其中轎車產量99.5萬輛,同比下滑4.9%;SUV產量99.9萬輛,同比增長13.6%;MPV產量16.2萬輛,同比下滑18.2%。2018年一季度,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產量586.2萬輛,同比下滑1.1%。
4、2015—2018年狹義乘用車國內月銷量走勢圖
5、狹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2月國內銷售綜合數)
從狹義乘用車國內銷售綜合數來看,前三名分別是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分別銷售18.1萬輛、16.2萬輛、15.7萬輛。
自主品牌中,長安汽車與吉利汽車差距縮小,都突破了十萬輛,長城汽車稍顯落后。
6、狹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2月國內外銷售批發(fā)數)
從狹義乘用車批發(fā)銷量來看,前三名分別是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分別銷量17.7萬輛、17.6萬輛、16.6萬輛。
7、廣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2月國內銷售綜合數)
從廣義乘用車國內銷售綜合數來看,前三名分別是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
8、廣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2月國內外銷售批發(fā)數)
從廣義乘用車批發(fā)銷量看,前三名分別是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
二、市場分析
1、3月乘用車市場回顧
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98萬臺,實現月度同比增長4.1%的平穩(wěn)增長;18年1季度零售同比增長4.4%,大幅好于17年1季度的零售0增長的艱難情況。
3月車市增速呈現前高后低的月內走勢,由于2月春節(jié)前后的零售相對較強,形成長尾效應,推高3月初的零售。廠家對市場的增長預期也不強,加之一些因素影響,因此月末的減速特征是較明顯。
3月車市最明顯的特征是韓系回歸與日系走弱的反差。韓系在去年3月低基數背景下,今年3月零售高增長30%的反轉走勢,但尚未恢復到同期水平。而日系的3月零售在去年3月高基數下負增長5%,美系的走勢也有分化。
3月是每年生產投資的起步期,是商務和商業(yè)類乘用車的銷售最火爆期,隨著金融去杠桿的力度加嚴,商業(yè)流通類的MPV需求持續(xù)特別不強,拖累部分優(yōu)秀自主車企的表現平淡。今年的家用消費升級產品表現很好,高溢價品牌的零售喜人。
由于2月的渠道庫存較低,3月產銷走勢相對平順,雖然車企分化更加劇,但價格戰(zhàn)并未發(fā)生,也是廠家相對理性的結果。
3月的新能源車批發(fā)達到5.6萬臺,同比增長1倍、環(huán)比增長90%,呈現超預期的爆發(fā)增長特征。隨著2月的新補貼政策發(fā)布,乘用車企業(yè)開始根據政策節(jié)奏尋找市場機會,比亞迪、北汽、上汽、奇瑞、江淮等開始新一輪的布局工作,實現搶先一步的突破。
2、4月乘用車市場展望
4月有9個雙休日和清明、五一節(jié)假日,全月僅20個工作日,加之有些企業(yè)會增加月末休假,以便員工合理安排春季假期,因此產銷也不是很強。
由于1季度的零售增速4%,稍強于批發(fā)增速,今年1季度末的經銷商庫存壓力小,與17年4月的市場低迷艱難形成較大的反差。由于5月1日的制造業(yè)等增值稅稅率下調1個點,預計部分4月末國內批發(fā)銷量可能轉到5月初,而出口會盡早在4月享受更多的退稅,國家產銷政策性的調節(jié),有利于企業(yè)享受減稅政策紅利。
4月有北京國際汽車展和各地展銷類車展,很多新車發(fā)布和海量的傳播信息,對刺激消費作用較大。
隨著房地產泡沫的消費擠壓問題仍在延續(xù),中西部和中小城市的消費不旺仍影響自主品牌的入門級消費增長。
隨著美中貿易戰(zhàn)日益復雜,國內車市雖然總體平穩(wěn)增長,但也可能進入相對復雜的狀態(tài),因17年的樓市火爆和韓系車的低基數,今年市場增長仍有較好的基礎。隨著韓系車的銷售恢復,車市增長動力增強。